空气系统基础知识

一、空气压缩机系统常用术语
 
二、螺杆压缩机发展历程
 
三、空压机的用途
 
四、空压机的概念
 
五、空压机的工作原理
 
 
一、空气压缩机系统常用术语
1、压力:单位面积承受务的大小 
单位:mpa , bar , kg 
换算:1mpa=10bar=10kg 
 
2、排气量:出气口排出空气量 
单位:m3/min 
 
3、功率: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 
单位:kw , hp 
 
4、气体含油量:排出气体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含油量 
单位:ppm 
 
5、压缩比:压缩机排气和进气的绝对压力之比
二、螺杆压缩机发展历程
  20世纪30年代,瑞典工程师Alf Lysholm在对燃气轮机进行研究时,希望找到一种作回转运动的压缩机,要求其转速比活塞压缩机高得多,以便可由燃气轮机直接驱动,并且不会发生喘振。为了达到上述目标,他发明了螺杆压缩机。 
 
  在理论上,螺杆压缩机具有他所需要的特点,但由于必须具有非常大的排气量,才能满足燃气轮机工作的要求,螺杆压缩机并没有在此领域获得应用。尽管如此,Alf Lysholm及其所在的瑞典SRM公司,对螺杆压缩机在其它领域的应用,继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。
  
    1937年,Alf Lysholm 在SRM公司研制成功了两类螺杆压缩机试验样机,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测试结果。 
 
    1946年,位于苏格兰的英国 James Howden 公司,第一个从瑞典SRM公司获得了生产螺杆压缩机的许可证。 
 
    随后,欧洲、美国和日本的多家公司也陆续从瑞典SRM公司获得了这种许可证,从事螺杆压缩机的生产和销售。最先发展起来的螺杆压缩机是无油螺杆压缩机。 
 
   1957年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投入了市场应用。 
 
   1961年又研制成功了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工艺压缩机。 
 
  经过随后持续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试验,通过对转子型线的不断改进和专用转子加工设备的开发成功,螺杆压缩机的优越性能得到了不断的发挥。
 
三、空压机的用途
    空气压缩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产生形式,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环节。尤其是双螺杆式的空气压缩机被广泛应用机械,治金,电子电力,医药,包装,化工,食品,采矿,纺织,交通等众多工业领域,成为压缩空气的主流产品。
四、空压机的概念
    把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输出用户需求的空气 
说明:1、一个标准大气压 
    2、能量转化一般都是可理解为机械能转为动能
五、空压机的工作原理
1、吸气过程: 
    螺杆式的进气侧吸气口,必须设计得使压缩室可以充分吸气,而螺杆式压缩机并无进气与排气阀组,进气只靠一调节阀的开启、关闭调节,当转子转动时,主副转子的齿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,其空间最大,此时转子的齿沟空间与进气口之自由空气相通,因在排气时齿沟之空气被全数排出,排气结束时,齿沟乃处于真空状态,当转到进气口时,外界空气即被吸入,沿轴向流入主副转子的齿沟内。当空气充满整个齿沟时,转子之进气侧端面转离了机壳之进气口,在齿沟间的空气即被封闭,以上为[进气过程]。
 
2、封闭及输送过程: 
    主副两转子在吸气结束时,其主副转子齿峰会与机壳闭封,此时空气在齿沟内闭封不再外流,即[封闭过程]。两转子继续转动,其齿峰与齿沟在吸气端吻合,吻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,此即[输送过程]。 
 
3、压缩及喷油过程: 
    在输送过程中,啮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,亦即啮合面与排气口间的齿沟间渐渐减小,齿沟内之气体逐渐被压缩,压力提高,此即[压缩过程]。而压缩同时润滑油亦因压力差的作用而喷入压缩室内与室气混合。 
 
4、排气过程: 
    当转子的啮合端面转到与机壳排气相通时,(此时压缩气体之压力最高)被压缩之气体开始排出,直至齿峰与齿沟的啮合面移至排气端面,此时两转子啮合面与机壳排气口这齿沟空间为零,即完成(排气过程),在此同时转子啮合面与机壳进气口之间的齿沟长度又达到最长,其吸气过程